官军在汝宁府吃了败仗后,莫说各地镇守的朝廷文武,就连那些本地的豪强缙绅都已经在整日的担惊受怕。
这些地方大族平日有官身的就依仗强权,没有官身的也是靠着自身财富积累,不知道从穷苦百姓那里侵占了多少良田,暗地占了朝廷那边多少的便宜。
这次流寇来势汹汹,即便是傻子,也能从官军接连溃败的消息上看出这些纸糊的官军究竟有多大的能耐,经过了最初的慌乱后,大部分人除了开始结寨自保之外,也都是在到处撒网找靠山。
可看遍眼下的中原五省,能与闯王李自成相抗衡的势力已经没有,那左良玉虽说带着左部号称几十万大军,可现实却是在一个地方都不敢待上三天,说白了就是被闯军撵的到处跑。
所以这所谓的“左平贼”是不用再想了,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号称五省官军最强的左部都是如此,其余差一些的,就更是一盘散沙。
像什么贺人龙、虎大威、李国奇这些,那可真是做到了听到闯部风声便立即溃逃的地步,到现在许多人才想起往常率领五省官军追着贼寇的杨嗣昌。
从前常有人说督臣杨嗣昌督军剿匪的时候形势不好,四面都是漏风的破网,可杨嗣昌现在死了,形势却并非好转,反倒是立刻全面崩溃下来。
“自杨嗣昌殁,无复有能督师平贼者。”
这句话是崇祯皇帝在朝议上召见群臣的时候所说,颇有些无奈的意味,意在感慨杨嗣昌死后贼寇大起,官军连败,而朝廷无人可用的糜烂境况。
到了现在,以往一直说杨嗣昌无能的言官们也无人再多说一句,因为现在的贼寇已经完全成了火候,五省的官军已经是全盘崩溃。
当时在辽东城内的王争听到这个消息后委实冷笑了一番,杨嗣昌一介文弱,却能亲自上阵督师,寸步不停的带领官军穷追贼寇。
反观那些统兵的将帅们,嗤笑倒是看家本领,一旦真正到了战场上往往是第一个溃逃,做的却还不如杨嗣昌。
那五省的豪强们自然都知道一个事实,闯王对待他们这些向来是毫不留情,破家杀头那根本连眼睛都不会眨一下。
底下的那些平头百姓更是日夜唱着歌谣,传遍了大街小巷,就是在等闯王大军击溃官军,攻进城内,好将他们的家财和米粮尽数抢夺过来。
豪强们找来找去,最后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将目光盯紧了一处,那便是正在云集重兵的山东历城。
归德府的孔峦原来可是个响马头子,出身还不如自己,但现在呢,居然也混了个游击将军,现在见人便自称“本将军”,看在这些豪强眼中,委实是既羡慕又可气。
说起来,有不少的豪族其实都是奔着王争许诺的官身用劲。
从古自今,这些土豪就算家业再大,那也不可能和官家有任何关系瓜葛,平日银子送的都要勤快点,随便遇见个什么官身的文武都要点头哈腰,那官官相护可不是闹着玩的。
还有不少贪官们可一直盯着你犯错,要是有什么把柄被抓住,那这几世的家业一下就要付诸东流,所以在王争这边给出章程后,那些五省的豪强们果然都动了心思,书信就像无头苍蝇一般往历城派送。
豪强们放心的很,山东军可不是空头许诺,已经在调兵遣将就是最好的证明,王争这个人不一般,作风狠辣不说,前段时将更是被当朝的崇祯皇帝封为忠烈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