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书包 > 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 > 第618章 洪承畴被打怕了

第618章 洪承畴被打怕了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明末知兵的文官有很多,洪承畴的军事造诣不算最顶尖的,但是这家伙有个优点却是无人可及,就是很有自知之明。

洪承畴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清醒的认知。

当年的松锦大战,洪承畴与清军稍一接触他就知道打不过,因为明军在大多数层面都居于下风,士兵不及建奴精锐,将领不及建奴悍勇,火器不及建奴犀利,最为重要的是建奴上下齐心,不似大明君臣离心外加党争倾辄。

大明唯一的机会,就是活活耗死建奴。

所以走到宁远后,洪承畴便果断不再往前走。

遗憾的是,政敌还有崇祯非逼着他出兵锦州,还派了一个兵部郎中、一个兵部主事带着皇帝口谕来宁远督战。

洪承畴没办法只能出兵。崽

最后落了一个兵败被俘。

通过昨夜这一战,洪承畴发现清军真打不过明军。

洪承畴具体也说不上来,清军究竟哪里不如明军,但是直觉告诉他,明军的战斗力的确是已经远在清军之上。

如果是打防御战,清军勉强还可以跟明军打一打。

但是打野战就胜算渺茫,而如果让清军反过来攻打明军据守的坚城,那就算是清军占据着绝对的兵力以及火器优势,也是毫无胜算,譬如昨晚。

洪承畴的直觉非常之准,明军的战斗力确实已经远远超过清军,而且是从多个维度对清军形成了碾压。

火器层面,明军的火器有标准化之利,技术性能以及后勤保障,比清军的火器先进了足足一代,举个简单的例子,明军的弹药是可以通用的,因而后勤保障很轻松,就是将一箱箱的弹药运上去,然后逐一分发下去就行了。崽

但是清军的弹药就没有实现通用,每一门大炮甚至于每一杆燧发枪的弹药都必须单独准备,这就极大的降低了后勤的容错率,作战之时就很容易出现状况,一个不小心,万一搞错了就很容易造成卡弹炸膛。

制度层面,明军中拥有大量的接受过现代军校教育的基层军官,对火器作战有着深刻而又先进的理解,而清军仍旧是一支典型的冷兵器军队,基层军官大多数都是文盲,只能执行最简单的命令,稍微复杂些的命令就捉瞎。

战术方面就更不用说,明军已经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火器时代,然而清军充其量只是一支半火器军队,就是武器上已经换装火器,但是战术思想上仍没有完成军事变革,对于火器的运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对地雷的使用。

明军对地雷的使用已经进化到连环雷,差不多就是抗日战争中地雷战的水平,野外驻营时在外围壕沟埋设地雷更是成了常规操作。

但是清军对地雷的使用就很少而且古板。

也正因此,崇祯才敢直接走陆路打北京。崽

因为有这样的底气在,走陆路也不算冒险。

所以才说,洪承畴这家伙是真有自知之明。

他已经敏锐的察觉到,清军是真打不过明军。

而且他还发现阎应元的军事造诣也远在他之上。

说起来有些丢人,但是洪承畴真让阎应元打怕了,尽管他手中的兵力远超阎应元,但是阎应元也有守城之利,所以真打不过。

所以洪承畴特别怕侯方域逼着他打。

现在侯方域主动提出来不打陈官屯,崽

洪承畴自然是喜出望外,狂拍马屁。

当下洪承畴又问:“侯参军是说,攻击明军软肋?”

“更加确切点说,是攻击明军粮道之软肋。”侯方域接着说道,“明军粮道之软肋,便是从陈官屯到大沽口之间的这一段陆路!”

听到这,洪承畴的眉头便立刻又蹙成一团。

“侯参军你是说,夺取这中间的11座明军营垒?”

“不不,洪部堂你误会了。”侯方域又说道,“夺取这中间的11座营垒并不容易,因为必须得动用红衣大炮,而且就算是夺了这11座营垒也是没什么用,因为明军肯定会调集重兵发起反扑,到时我大清兵救是不救?”

“不救,营垒必然又会被明军夺走。”崽

“若救,则双方逐次增兵,最终就打成野战。”

顿了顿,又说道:“而野战,却是我大清兵极力避免的。”

“不是夺取营垒?”洪承畴又问道,“那么侯参军你的意思是?”

“骑兵袭扰即可。”侯方域指着面前沙盘说道,“可将八旗蒙古4万骑兵尽数派出,分成千人队甚至百人队在大沽口与陈官屯之间来回扫荡,即可杜绝南明的民夫在各个营垒之间转运粮草军需,这一来,明军的粮道不就被切断了吗?”

“此事怕是不易。”洪承畴皱眉说道,“分八旗蒙古以千人队去袭击明军的运粮队,明军只需派一个千余人的步兵营护送即可破之。”

“那就增加兵力,以五千骑兵为一队!”侯方域断然道。

“若明军也增加护送兵力,为之奈何?”洪承畴摊手道。崽

洪承畴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八旗蒙古固然可以派骑兵袭扰。

但是明军也一样可以派步兵进行保护,局面不又变成了野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