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书包 > 回到山沟去种田 > 第四百六十八章椰油皂

第四百六十八章椰油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君阁说道:“嗯,锅子也没了,要重做,还有水壶,汤盆,盐罐,油罐……”

阿音说道:“还有东西多了,该做架子收纳了。”

李君阁说道:“现在有刀片了,那生漆也可以收起来了。”

阿音说道:“麻晒好之前,要把梳麻的梳子弄出来,还有纺锤。”

李君阁笑道:“这些交给我。”

这一顿饭太香了,鲶鱼刷上油,烤出来香气扑鼻,阿音在盘子里铺上香茅薄荷,将烤好的鲶鱼块放盘子里,将当筷子用竹棍递给李君阁。

李君阁一看竹棍,说道:“这筷子也够丑的,待会先把正经的筷子做出来。”

吃过烤鱼,李君阁又往竹槽里加了点白茅根,一点干薄荷叶子,又调了一点香蕉糖浆进去说道:“夏天吃烤鱼,容易上火,来点茅根薄荷茶,去火解暑。”

看得拍摄的大胡子小胡子面面相觑,这两公母!连这么最不讲究的一顿都这么讲究!

吃过饭,李君阁开始拿刀子剖细竹丝,现在有刀子了,一些轻便的细竹器可以提上日程了。

比如,斗笠。

编斗笠要从帽尖开始,李君阁让阿音在旁边观看,自己找了两个竹钉子,绑上竹丝,在地上画出两个同心圆。

内圆是头型大小,外圆是斗笠的外径。

翻出一个海边带回来的半边大椰子壳,扣在小圆上,从三根竹篾开始,慢慢加竹篾,先把头弧度编出来,然后将篾条踩在地上,弯曲竹篾相互编织。

接下来的就是机械操作了,阿音学会后,李君阁让她试着编平面这一部分。

然后李君阁又去如法炮制编另一个,

在地上编出四个头型来,将剩下的工作留给阿音来完成,李君阁开始制作陶器。

老办法,铺上席子,圆规切底,泥条堆锅边。

有了刀子和老竹,李君阁这次削制出了一套加工工具,从打泥的木槌,到各种型号各种弧度的竹刀都有,做出来的锅子比上一次的好看太多了,底部甚至修出了规整圆滑的弧度。

等待锅边干燥的过程中,李君阁又开始做别的陶器。

包括两个汤盆,三个罐子,都是用做水杯的粘贴法做出来的,速度比做锅子快了很多。

还用大小两个薄泥片用泥浆粘到一起,趁还没完全干到一处拿线圆规切出两个同心圆,下大上小,大圆半径与罐子外侧略大,小圆半径比罐子内侧略小,这就是一个带沿槽的盖子。

在盖子中心两头拿竹钉转出四个眼,到时候穿上竹丝就可以编织出一个跨钮来。

又在一根方竹棍上做了一个小号浑水粑,抽去竹棍中间就是一个方孔,这是阿音要的纺锤。

一切做完,已经过去了三四个钟头,阿音也将四个斗笠编好了。

不过只是编出了外形,篾条还乱七八糟地伸着,还需要夹竹叶,锁边才行。

做完这些,李君阁将陶器送到火塘边烘上,想了想,找了一个水缸,内层抹上石灰泥,调了些烧碱,澄清后倒进去,找了些以前用剩的废竹肉,去掉节头部位,剖成细丝泡了进去。

这才跟阿音去休息。

……

第二天一早,李君阁早早起来,打磨泥胚。

想了想,将锅,盆都翻过来,找到圆心,拿竹钉圆规画了圆,拿圆规钉在圆弧上,用另一个脚在圆弧上划痕迹,通过这种方式,将圆用圆规分成了六等份。

然后做了三个小泥片,不高,就五毫米左右,拿泥浆粘合到圆弧上划出的小十字上,隔一个粘一个,泥钉就分布成为一个标准的等边三角形。

将泥片刮圆润,同样的方法处理泥盆,待到泥脚烘到干透,生火烧陶。

有了这三个浅泥脚,即使桌面不平整,也能搁得稳当了。

阿音也起来了,拿着大木槌,去湖边淘洗沤好的麻皮。

烧陶的过程中,李君阁开始制作收纳架。

取来一些干毛竹,李君阁拿尺子在毛竹上比划,该截断的截断,该锯孔的锯孔。

中间将窑火撤去,然后回来拿木槌拼搭架子。

架子搭好,李君阁将架子摆到竹楼里,那之前还生着的时候就已经被剖成两半的那些木棒搭上去,平的那面朝上。

然后拿四根竹棍分别夹住木棒露出架子的两头,那藤条缠紧竹棍两端,一个稳稳当当的平台就搭好了。

一个架子五层板子,这就能放不少东西了。

底层放三桶陈化泥,顺便压仓。

二层三层放陶器。

四五层还空着,李君阁准备以后用它放陶胚。

满意地拍了拍手,李君阁开始回去检查陶器。

将陶器小心取出来,抹去沙子,李君阁打来水擦洗。

翻看自己的手艺,感觉是越来越满意了。

白蚁吐出来的泥,比自己现挖的,细腻很多。

拿稻草磨过一遍,李君阁满意非常,有点舍不得直接开锅了。

灵机一动,李君阁扛着竹铲,跑去山下林子里将那株芋头挖了出来。

芋头相当大,一个大头就有一两斤,周围还接着很多小芋头疙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