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书包 > 苏厨 >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文历法

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文历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还有就是天师府,你,俩天方老外,也一同也参与进来。”

小妹点头:“嗯,要是我们这群人都能不出来,天底下就没人能弄得出来了。”

……

司天监,掌察天文祥异,钟鼓漏刻,写造历书,供诸坛祀祭告神名版位画日。

中国是农耕文明,节气对于这个国家,尤其重要。

因此司天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准确报时,确认节气,推算可能发生的天变。

由于岁差的关系,也就是实际的太阳年,和历法上的年会存在误差,因此每过一段时间后,旧历误差积累过大,就需要重修。

其实只要把这个误差精准的计算出来,加上精准的观测,是可以通过调整解决问题的。

但是问题就在于,历法制定之后,统治者会认为是国家的巨大成就,一般不能轻易修改。

加上计算量非常庞大,以前都是用算筹,书写记录方式也烦难,缺少统计列表,会产生巨大的工作量和计算错误。

因此一般司天监,推算和核验是分列两科,占总人力的五分之二。

所谓的岁差,是指地球自转轴长期进动,引起春分点沿黄道西移,致使回归年短于恒星年的现象。

其原因是地球是一椭球体,赤道部分隆起;赤道面与黄道面不相重合。

日月和其它行星对其赤道隆起部分施以附加引力,引起赤道面倾向的变化,即地轴进动。

其结果,造成春分点沿黄道每年西移约五十分两秒,约两万六千年移动一周。

因为它使回归年略短于恒星年,所以中国古代称之为“岁差”。

由日月的作用引起春分点西移并不改变黄赤交角,称为“日月岁差”;由其它行星作用则同时改变黄赤交角,称为“行星岁差”。二者的合量称为“总岁差”。

不过行星岁差影响很小,主要考虑日月岁差就行了。

公元四世纪,中国晋代天文学家虞喜,在分析古星图和星空时,就发现晋代星星的位置,比古代略有偏移,进而发现岁差,并留下了冬至点每五十年后退一度的记录。

《宋史·律历志》记载:“虞喜云:‘尧时冬至日短星昴,今二千七百余年,乃东壁中,则知每岁渐差之所至。’”

岁差这个名词即由此而来。

而大天文学家祖冲之,于公元四六三年所制定的《大明历》中,首次将岁差引入历法计算。

此前的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太阳在黄道上每经过一个回归年的运行,又回到上一年的起点上。

而祖冲之经过周密的观测,认为冬至点每四十五年十一个月后退一度。

这就使得大明历比其余历法更加周密。

但是这个值与实际岁差误差还是不小,加上后人不明白根本原理,导致《大明历》很久以后,也因为积累误差过大而被摒弃。

中国历法,是太阳历和太阴历的结合体,因此几个关键数据,决定着历法是否精确。

在苏油的眼中,既然祖大大的大明历中,已经用岁差解决历法精度问题;能够还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个闰月的新闰周,比十九年七闰的闰周更为精密;他还计算出一个回归年的长度应当为三百六十五点二四二八日,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数;那今人理当更胜古人。

同样的道理,解决了一年时长的问题,还有冬至日的精准测量,这关系到纪年起点。

以往的测量,都是使用圭表。

古人利用圭表做每天中午表影长度测量,可以直接决定冬至的日期,因为一年之内中午影子最长的一天就是冬至所在日。

但是这东西存在极大的误差,大到一二天左右,所以必须通过长期观测资料的积累和平均,使该误差的影响大大降低。

中国在战国时期产生的四分历,就是用平均积累计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