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书包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楚墓故陵

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楚墓故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在未来的计划里,故陵镇会整体朝山坡上移动,和云阳类似,要重新修建出一个新城来,等周至一行人穿过老街走过镇小学,在小学后方见到一堵墙,墙上刷着白色的石灰,上面写着几个巨大的红色大字——「故陵镇,156米水位线。」

文字的下方,还刷着一道红色的粗线,那个位置,就是三峡工程蓄水之后,最终将会到达的水位线。

当然周至一行人在这里停留也不光光是为了图安静,故陵镇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儿,和基金会息息相关。

在镇招待所里,周至一行人找到了「自己人」。

小招待所住得满满当当,都是从全国各地过来支援的队伍。

因为队伍太多,甚至镇中学教室,现在都给临时征用成了简陋的住宿房间。

峡江多纷争,蜀楚久抗衡。谁知亡命汉,它乡成故陵。

根据《云阳县志》的记载,春秋时期云阳为庸国地,后来庸国被楚国灭掉,云阳属楚。当时这里有一片森林,名为古林。而在古林的长江里,有一个回水沱,故称古林沱。后值楚都丹阳时,于古林北江侧葬亲王六位。久之,古林之名遂谐音成故陵,且沿袭至今。

而根据《三国志》、《晋书》、《华阳国志》、《水经注》记载,汉献帝初平元年,益州牧刘璋曾于此设立固陵郡,辖朐忍至鱼复一带地域。

到了建安二十一年,已经入蜀代刘璋牧主益州的刘备,循旧制复置固陵郡,辖朐忍、鱼复、羊渠、汉丰和原属宜都郡之巫、北井六县。

蜀汉章武元年,故陵郡改名巴东郡,并将郡治从这里迁出到云阳。

《水经注》里提到了此地地名的来历:「江侧有六大坟,庚仲雍曰:‘楚都丹阳所葬,亦犹枳之巴陵矣,故以故陵为名也"」。

《云阳县志》写得更加清楚:「故陵古墓群,位于故陵镇西侧的帽盒岭。」

根据测量,帽盒岭在三峡蓄水后,将沉没在水下二十米,因此对于此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就存在必要。

然而国家现在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其余已经探明的遗址和大墓的抢救性发掘上,对于这记录在古书上的楚王六大墓,从之前的几次洛阳铲探测来看都没有找到,因此也就没有分配太多的力量。

这个时候基金会就出手了。本着有枣没枣再打最后一竿的原则,三峡文保基金将故陵镇帽盒岭勘探列入了重点,划拨资金,组织志愿者,对这里进行了最后一次抢救性勘探。

结果在帽盒岭一处叫做平扎营的地方,果然就有了发现。

考古人员在高处江岸一百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些巨大的封土堆,封土堆呈圆锥体形,高约四十米,底部周长约五百米。

在一处尝试性发掘中,发现虽然此地曾经被盗掘,但是通过墓葬的形制,先后发现了陪葬坑、台阶式墓道、二层台,最终还发现了殉人的骨架!

殉人就是用于殉葬的战俘或者奴隶,这是古代大贵族墓葬的特点,也就是说,这个墓葬的等级非常高,传说中的六大墓并非无稽传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