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现在士徽也是这种情况,如果他平时就是赵兴的手下,那这么点事,赵兴提醒他让他注意一下就行。但问题是,你是从敌国投奔来的,不管你之前讲得多美,只要在建议上出了偏差,你恐怕就会失去所有的信任。
赵兴这几句话,让这位年过五十,想在赵兴面前显显神威的士徽不但吃瘪,而且脸色也愈加难看起来。
没错,赵兴其实很清楚士徽不是在说谎,只要看看之前士家的事迹就能明白,士徽根本没有什么值得效忠于孙权的理由。而现在则更是如此,士徽如果真是孙权派来假投降的话,听到赵兴这样严厉的质疑也一定会有方法回应,因为他可以得到孙权的帮助。正是因为他是真的来投奔赵兴的,连家眷都带了过来,所以如果赵兴不接受他,他就是被夹在汉吴两国之间,没有活路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士徽终于开了口。
“我过于心急,不识大体,劝将军征交州,是我的疏漏,但我归附将军却是真心的。请将军下令,我会用行动来证明我的诚意。”
“那好,”赵兴等的就是这句话。“我现在,需要你去挑动越人发动一场叛乱,这件事你要能做好,别说是信任你,我可以让你当别驾,做我的副手。当然,干不好的话,你对季汉的价值我就要盖棺定论了。”
“挑动越人叛乱?难道将军真要打东吴?”
“不,我让你挑动的,是我们这边越人的叛乱。”
越人和匈奴人虽然不是一个族群,但作为汉朝周边的蛮夷,秉性还是有不少想通的地方。他们或许现在没有发动叛乱,但并不是说他们真的归附于你,而是在等待机会。言语相劝,利益诱惑,或是任命一个能干的地方官员,都只能解决一时的问题。
回顾一下汉末蛮族****的历史就能发现,真正让蛮族无法****的方法,只有时刻把刀架在他们的脖子上,让他们一刻也不敢安心,没有时间去打鬼主意,只能死心塌地的为汉人服务。
一旦对蛮夷管理不严,他们就可能会造反,打入汉朝,甚至自立一方,之前南蛮孟获的叛乱就是最好的例子。自汉武帝北征匈奴,封狼居胥之后,北方的游牧民族大都被汉朝的天威所镇服。而南边的蛮夷,仗着这里的虫蛇瘴气和险要的地势,一直得不到朝廷足够的重视。因此他们比起北边的游牧民族,背离汉朝的倾向更重。他们无非是没有那些骑马的凶悍,如果交州真的空虚,他们绝对会造反。
与其让他们在下一场战争中造反,还不如现在就把他们逼出来,借由这个机会将他们彻底制服。这一点,才是赵兴真正想用士徽的地方。士家向来受到越人的信任,而士徽本身又是从季汉的敌人,东吴那里来的,再加之赵兴刚刚接管这片土地,那些越人认为赵兴立足不稳。结合这些原因,让士徽到越人之中成为他们的领袖并煽动他们发起一场叛乱可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
而赵兴则会将越人的这场叛乱完全掌握,到时,火攻水淹,只要借由士徽引导越人叛乱的方向,赵兴有无数种方法不费一兵一卒就让这些越人就范。到时,赵兴就有足够的理由给这些参与叛乱的越人定罪,强制他们成为赵兴的劳工。这既能让更多的汉人安心从事农耕,也能威慑造反势力,让剩余的亲汉越人依附。将来攻打东吴时,他们甚至也可以代替汉人,与东吴交战。
赵兴的提案,士徽自然有些犹豫,因为他知道一旦他这么做,就是背叛了越人,这会让他父亲为士家在越人中建立的信任一举崩溃。没了越人的支持,士徽不可能在交州坐稳,也就是他彻底失去了管理交州的可能性,只能安心当赵兴的副手。
当然,就算犹豫,士徽最后也只好接受了赵兴的要求,因为他没有别的选择。无论是想借助越人的帮助自成一家,还是回东吴再归附孙权,那都是死路,是不能想的。
接下了赵兴给的任务,士徽也退了下去,对于这场战争,赵兴也没有进行过多的规划,因为这次成与不成,看得不是他自己,而是士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