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书包 > 活在新隋朝 > 第二十九章 谁的棺材

第二十九章 谁的棺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九月初五,大兴城周王别院,兰烟的闺房中,兰烟不可置信的看着面前的密友,脸色惨白如雪,嘴唇也泛起了淡淡的灰色,眼睛上似乎也蒙上了一层若有若无的纱帐,她自然是知道这个闺中密友的占卜算卦的能力,或者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袁紫烟不知道多少次在她的面前展示过自己的能力,而且就结果来看,基本都是**不离十的,但是,也还是有例外的啊……

比如说,七夕那夜袁紫烟就给她算了一卦,反复推算出来的结果,都是她那晚必然破身,可那晚她的小冤家甚至来不及对自己作出任何轻薄举动便就离开了,所以,说到底,也还是会有纰漏的吧。

“我……,不可能的,那次……”兰烟死死的揪住衣襟,深吸了几口气,嘴巴蠕动了几下却也再吐不出什么话语,她也实在是忍受不了这种煎熬,蓦地起身也顾不得什么礼教大防,就这么直接冲了出去,她想要更多的了解前线到底出什么事情。

惜眉看到兰烟这么急匆匆从房中奔出,心叫不好的她也就只能随着兰烟自周王别院一路奔到了朱雀大街,看着兰烟茫然的四顾,惜眉上前拉住了她,刚刚想要安慰一些什么的时候,看到几个骑士骑在马上,后面似乎跟着一辆木板车,由于天气已经不再像是前几天那样白天暗的和傍晚没两样,视力不错的惜眉也就看到为首的那个骑士铠甲上星星点点的血迹,还有些许的泥沙。

惜眉瞬间觉得全身僵硬,这是从前线来的?

车轮咕噜咕噜的向前转,朱雀大街看似很长,但实际上真的那么走走也就是一刻钟的事情,转眼间那群人离惜眉和兰烟越来越近,兰烟也是从装束上看出了他们的身份,更重要的是,她从那群人身上感觉到了心上人的存在。

心上人的,存在。

木板车上有一样东西高高的隆起,看样子像是一个盒子,但从惜眉等人面前经过时,惜眉才发现,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盒子,说它是盒子倒也可以,但更多的人习惯称呼这种盒子为——棺材。

没错,那是一个看上去相当普通的,没有任何装饰的棺材,放到平时只不过是一个一点也不起眼的事物,但是在这个节骨眼,在这个全城到处都传着周王阵亡消息的节骨眼上,由几个前线将士带回来的一口棺材,毫无疑问是成为了焦点中的焦点。

除了像周王这种天潢贵胄,前线将士哪会有这种闲工夫来运送这口棺材呢。

这口棺材不但是焦点中的焦点,它的到来更是为周王阵亡这条消息钉上了最后一根钉子。

兰烟眼睁睁的看着木板车从自己的面前驶过,在朱雀门前停留了片刻,从打开的朱雀门驶向大兴宫,看着朱雀门缓缓关上,她娇躯猛的颤抖,口中发出了杜鹃啼血般的哀鸣,随后全身便像是没有了骨头一般缓缓地朝后面倒去,惜眉慌忙接住了兰烟,可她力气终究不大,扶了兰烟一会便觉得手臂酸麻,也算是老天保佑吧,这时她看见王虎骑在马上朝自己驰来。

和王虎一同将兰烟送回房里,惜眉给兰烟盖上了一层薄被之后,走出兰烟的闺房,忧心忡忡的看向王虎,刚想开口说什么,却被王虎脸上难以掩饰的喜色给惊住了,在她心里,王虎对白弘的忠心早就已经难以用笔墨来描述了,可自己主子死在前线,他却这么的高兴……

惜眉突然觉得她对自己的心上人了解的实在是知之甚少,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她最终什么都没说,回头走进了兰烟的闺房。

而大兴宫内此时仍然还处于朝会状态,杨坚并不是像朱元璋那种工作狂人,每天早上都来一个早朝,那实在是太折磨人了,手下臣工的忠心并不是靠早朝就能得到的,国家的昌盛同样如此,于是基本上隋朝是五日一早朝,不过在特殊情况下也会来一个紧急朝会,在收到了高颎那份奏章后,杨坚在纠结了四天后,终于在朝会上隐晦的提到了这件事情。

实际上底下的臣工们也都多多少少的听说了此事,只不过渠道和杨坚不同罢了,其中一些人多多少少的对于周王的早逝表示了惋惜,还有一些本来就对他瞧不上眼的则是一板一眼的该干嘛该干嘛,还有一些虽然想要幸灾乐祸一番,但是面对杨坚,他们也不敢犯这个脑残。

当然,还有一群人,他们压根就不相信这件事,比如说杨素,再比如说韩擒虎,前者是出于私心不愿意相信,后者则是见过白弘攻打建康,这么一个人就算没有办法打败突厥,怎么样也不会阵亡的吧。

朝堂的气氛非常沉闷,有一搭没一搭的,全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的激烈,毕竟这种事情假如真的发生,那之后的后果,那些臣工多少也能想象得到。

此时一个左备身府兵到来打破了这种沉默,他走进殿中,朝杨坚行了一个军礼,声音嘹亮,可是任何人都能听出他语气的怪异:“前线,送来了……一口棺材。”

按理来说,皇宫内只能明目张胆的出现和停放两具尸体,那就是皇帝和皇后的,皇子的话,若是已经封王开府,那边就停尸于王府,假如还没有封王的话……那倒也是能停尸在宫中的,但无论如何,自古以来皇宫都是对尸体这种东西很是忌讳,前线这么明目张胆的送来一口棺材,那么这些臣工无论如何也就都会把这口棺材和某人联系起来。

杨素的脸有些发白,杨坚的脸更是白的可怕。

看到几个侍卫将棺材抬进殿中,饶是杨坚也忍不住红了眼眶,自己的儿子才不过十四岁,现在却躺在了这么简陋的棺材中,他颤抖了片刻,说道:“皇六子承,生带吉兆,年幼聪敏好学,文武兼备,才能卓越,为国效力,不遗余力,此番……为国捐躯,朕心甚哀,特念其英年早逝,追封为皇太子,着六部商定其谥号。”

杨素听了这话更是心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