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变
“伯庸坐吧,这屋内没有别人,不需要太过拘谨!”
李东来的办公室李汉没少来过,倒是并不陌生,他入了内里之后,便招呼着自己的新副官坐下。
一旁桌上摆着一堆文件,乃是李东来方才整理好,从省内各处传来的情报、电文,李汉等若不来,他也要出身前去见他,有些东西必须要他处理!
“先生既然来了,东来也不必再跑一趟了!”
他将整理好的文件送到李汉面前。
李汉点了点头,“怎么样,有直隶那边的消息没?早晨送来的通电我了,昨晚的行动报告你整理一份给我!”
“先生,已经整理好了,第二份便是。不过东来窃以为先生还是先按照东来排出的顺序一下吧!有武昌那边大都督派人传过来的东西,您最好还是一下!”
“嗯!”李汉点了点头,拿起一叠文件翻来,才了第一眼便哑然失笑,笑着将那文件递给了一侧的陈天祥,“《鄂中临时约法》,没想到才二十多天便将它定了下来。同盟会好手段,可惜最后却给别人做了嫁衣!”
摇了摇头,这临时约法他不都无妨,只要知道这临时约法一出,黎大都督终于得以转正,成功完成了由反正清军将领到天下第一军政府大都督的转变,掌握了军政府的军务管理、行政任命以及组织安排大权,除了没有资格插手议会之外,基本上已经坐实了其至高无上的领袖权力。更令人感觉可笑的是,这种身份带来的转变却是同盟会一手策划,主笔起草的更是精通西方立法跟欧美政体的宋教仁先生。而他的本意不过是为即将要协商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奠定法律基层,而黎元洪或许在他的眼中,只是他一直追求的三权分立的美国式总统制度的第一个收益者罢了!
暗赞一声黎元洪好手段,不过让自己一系的汤化龙暂时放弃政务部长之职,以示自己毫无争权之心,另一方面又暗自知会方才被夺了军务大权的孙武,允诺日后军政府的军务大权仍旧归他管理,借着两方矛盾上位,坐得了渔翁之利,摄取了湖北军政府这一天下第一军政府的实务大权。
“先生还是一下的好!”
瞧见他没翻那文件,一侧李东来连忙又催促了一遍,“这里面可有大都督的亲笔书信!”
“哦?”
李汉来了兴趣了,让陈天祥把文件递过来,往后翻去,果然在最后一页瞧见了一封电文,是黎元洪亲自叫人拍来的!
信很短,区区几段满是溢美之词,黎元洪先是在书信之中肯定了他这一月来的成绩,并对他能够指挥鄂中军队大败南下清军表示敬佩,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最主要的还是,黎元洪希望他能将二十几人的名字划在他控制的鄂中军政府名下,并保证将为其至少争取四十个湖北临时议会的议员名额。同时隐晦的表示希望能够得到李汉这样的实力派军方代表的支持,支持他成为湖北军政府的第一人民选大都督!
眉头微微皱起,他低头沉吟了一阵,倒是旁边的李东来开口道:“先生,这临时约法跟书信东来已经过了,属下虽然不明白同盟会跟共进会如何会同意通过这文件。但是一旦通过,湖北军政府大都督必将掌握湖北军政府大权。先生曾经说过这黎元洪手段不凡,如今来果然步步为营,前日他借登坛拜将之策,名义上是调和黄兴同湖北诸军将领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却已经在万民眼中成为了军政府至高的存在。如今临时约法一出,第一任民选大都督未选已定,必是黎元洪的囊中之物。他既然在信中许之大帅以湖北军政府副都督,拉拢意味十足,先生莫非还有什么顾虑吗?”
李汉点了点头,却没有说法,他还没有理清脑袋之中的一些想法。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原来张梅生已经来了。
“大帅,您找我!”
张梅生这日都在沙洋、应城两地奔波,李汉回来之后也是第二次见到他。
“先生来的正好,易之有一事有些拿捏不定,还请先生教我!”
张梅生来的正好,对于黎元洪的拉拢,李汉知道后世民国历史,对他本质了解的非常清楚,自然早就对他提防了一手。不过对于黎元洪的承诺,他确实有些意动,不过却不是为了那个空头的副都督,先不说同盟会根本不会通过,便是通过了又能如何,难不成还叫他放弃了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鄂中的家业,跑到武昌去跟黎、孙之流磨皮、过招不成?不过黎元洪愿意拿出副都督这一厚诺拉拢与他,却让他出了黎现在的势力不足,兴许,兴许换个条件他若是愿意,这笔‘交易’未尝做不得!
“先生请坐!”
陈天祥见到张梅生赶来,连忙起来为他拉来一张板凳,坐在李汉不远处。
“有劳陈副官了!”
张梅生冲他和善一笑,他并不是第一次跟陈碰面,不过今天这场合让他感觉到了些许不对,他道:“敢问大帅是何事拿不定主意呢?”
这几人之中就属他在官家待得时间最久,因此经验也最是丰富。李汉寻常若是有拿不定的注意总是要借助他的经验。
“先生请!”
李汉微笑着将黎元洪亲自派来的电报递交给了他。
张梅生点头,接过了两眼之后顿时眼睛眯了起来,手更是不自觉的抚摸起美须,“大帅这是好事!”
小一阵功夫,他方才放下那电报,笑道:“敢问大帅一句,所图何求?官否?”
李汉摇头。
“名誉、美赞?”
再摇头。
他嘴角笑意浓烈,不住点头合掌道:“此当乱世也,吾观大帅所行每步,无不彰显英雄本色。大帅乃是成大事之人,区区一个受制于人的副都督焉能答应。如今大帅领军一方,可不比那黎宋卿,他是有求于大帅,因此有条件不妨多提一些,也好趁机探探他又多少能耐、底气!”
“我所求之事恐怕他不会应下来”,李汉点头又摇头,“一旦事发恐生变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