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在亲朋好友彼此拜年中匆匆过去了,转眼间便是大年初六。
年初六的晚上吃完饭没多久,顾妈妈便悄悄地溜进了顾芸初的房间,欲言又止的样子让顾芸初觉得蛮好玩的。不就是放心不下沈川舅舅,想听听她的意见么。
“小芸儿啊,那个你舅舅他……”墨迹了半天,顾芸初都快练完一大张字帖了,顾妈妈才开口。
“舅舅怎么了?哦,对了,舅舅好像明天的火车,也不晓得舅舅行李整理好没。”
“不是。小芸儿,你应该知道你舅舅他想辞职出来单干吧。”顾妈妈想了想,决定还是直截了当说比较好,她那女儿你跟她玩旁敲侧击,她立马给你装傻。
“我听外婆说过,妈妈你没看外公这几天,那脸一直都虎着么。”
“有么?”顾妈妈歪着头想了想,感觉自家老爹这几天没什么大的区别啊。从小到大一直都那样。
“有啦。”顾芸初放下了手中的毛笔,用手指按着自己的小脸比划了一番,“原来外公的眉毛是这样(一一),这几天变成了这样(??),差距很大好不好。”
虽说在顾妈妈眼里,沈外公那张扑克脸没什么大的变化,不过顾芸初依旧能察觉到沈外公这几天不太一样。就连沈璐瑶都察觉到了,也就是小孩子比较敏感。不过她一成年人的芯子能感觉到,也托了这些年学素描绘画的福,这观察力比起前一世有了大踏步的进步。
其实她很能理解沈外公的心思,还有沈川舅舅的犹豫。像沈外公这样,大半辈子贡献给国家、厂子的人,吃着大锅饭,早已习惯计划经济。年轻时千方百计地想着进国营企业,一干就是大半辈子,守着个所谓的铁饭碗。
可现在改革开放说起来都十年了,计划经济大锅饭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计划经济慢慢地朝着市场经济转变,像沈川舅舅这样的国营企业用不了多久便会转型,要不然就会想顾爸爸那工厂那样倒闭,关门大吉。
沈川舅舅确实比顾妈妈脑子活络,可脑子再活络也不能想象十几二十年后会如何。所以这些天,沈川舅舅一直在纠结究竟要不要辞职的事。顾芸初其实也蛮理解沈川舅舅的,他身上的压力其实蛮大的。
一方面,现在舅舅所在的工厂效益确实不怎么好。虽说还不至于倒闭发不出工资什么的,但也绝对存不下什么钱。一个月也就四五十块钱的工资,也就勉勉强强解决一下三口之家的温饱。舅舅是男人,除了老婆要养,还得养个败家女儿。她可听说了每个月沈璐瑶的开销可不比她小,虽说她每个月要上素描绘画班和古筝课,可其他方面省多了。最起码不需要买玩具新衣服什么的。何况小城市的开销自然比大城市要少些。为什么四五年才过来探望外公外婆一次,无非经济原因。这一来一回光火车费都得百来块钱呢。
倘若沈川舅舅真的辞职,那就意味着铁饭碗没了,每个月那点基本的工资收入没了。辞职后若能赚到钱皆大欢喜,可万一……再加上辞职后,以后老了就没退休金可拿了。这会儿可没有什么社会养老机制的概念,所有人的退休金都是原有工厂单位发放的。这也是为何千方百计想进国营企业的主要原因,这更是沈外公不同意沈川舅舅辞职的原因之一。其实沈川舅舅自己也很矛盾,要不然也不会犹豫那么多天了。
顾芸初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妈妈,不晓得你注意到没。”
“什么?”
“现在已经不流行吃大锅饭了。”
“小芸儿你是说计划经济朝着市场经济转变?”说到这个,顾妈妈懂。这些年不是一直围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俩话题转么。沿海城市到底比内陆地区更活络些~
“恩,我觉得舅舅辞职出来闯一闯也蛮好的,不是说现在改革开放了么。很多先机,稍纵即逝。”
“当真?”顾妈妈瞧着顾芸初人小鬼大,一本正经的样子,不确定地问了一句。自从女儿借用自己的名头,写剧本赚了钱后,顾妈妈也不敢小觑了自家女儿。之前遇到问题,拿不准主意时,她不止一次参考女儿的意见。久而久之,也就习惯按着女儿的思路处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