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书包 > 万里河山别样红 > 第十七章:青岛大学(二)

第十七章:青岛大学(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个倒是略有耳闻,不过商会里不少人都认为这是他一时邀名之举罢了。”

“我却觉得这老狐狸有眼光,他是从青岛现在工人的几次罢工和一些激进思想得以传播觉察到了什么。这也是我为什么劝隋先生放弃日货的一个原因。”

“多谢小兄弟的建议。隋某一定会尽快作出相应处理。”

从隋石卿处返回南窑后,周恬、周昊两人对赵振中如此热心帮助隋石卿有些不解。

“隋石卿这个人虽然现在算是一个成功商人,但其本性却快意恩仇,有些侠义之气,从他亲入匪穴就能看出几分。不过,他历史上却因为几件事情而导致结局惨淡。一个就是眼下的盐民风波,他因和丁敬臣在永裕盐业公司上的意气之争,而鼓动盐民请愿游行,却不料盐民激愤之下将丁敬臣痛殴,使得隋石卿上了法庭,既赔了银子又赔了名声。”

“第二件错事,也同样是意气之争。原本历史上青岛日本纱厂工人罢工后,各界纷纷抵制日货,隋石卿也以商会名义要求各商家不要出售日货,可罢工游行的队伍却要求销毁日货。而如果这样做将导致一些中小商家损失惨重,隋石卿虽然身为商会会长却也无法作出如此要求。因而被当时青岛报人胡信之在报纸上痛批。在日本勾结张宗昌要镇压罢工工人时,隋石卿因为和胡信之的恩怨纠葛而向张宗昌进言,结果胡信之被杀。”

“胡信之是南方孙党成员,原本曾经是隋石卿创办《青岛晨报》的主编,可也仅一年,就因宣传激进思想遭到青岛当局的警告,隋石卿无奈之下也就停办了报纸。后来胡信之自己创办了一家报纸,并在报纸上痛批隋石卿,也因此导致隋石卿与胡信之两人间矛盾的爆发。”

“不过,隋石卿这个人却很有骨气。在国民政府统治期间,他因曾参与胡信之被杀一事而被追究,最终卿匿迹商界,赋闲在家。1938年,日军再次登陆青岛,请他出山,他坚词拒绝,不做汉奸。不久后就传出他暴病身亡的消息,而当时他不过49岁,正是壮年。与他相对比的却是他的对头丁敬臣,甘愿作了日本人的走狗,成为了青岛有名的大汉奸。虽然没有证据,但我猜测隋石卿的死,很可能就是丁敬臣勾结日本人做的手脚。”

“而隋石卿的妹夫刘铨法,当时是礼贤学校校长,面对日本人的拉拢利诱,不为所动,努力将礼贤学校维持下来,甚至三十年不拿一分薪水,直到1953年因病离开校长的位置。”

“正是从原本历史上了解过隋石卿和刘铨法两人的作为和人品,我才如此尽力帮助隋石卿。希望能够改变他原本那坎坷的经历,既可使我们在将来多个富于爱国心、民族心的同盟者,也有利于开展我们眼下正在准备的有关救灾的事情。”

“老赵,夏天雨水多些应该很正常啊,这才下了几天你就紧张了?”

“这个年代是没有卫星云图能够提前做出准确判断,可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和常年出海打渔的渔民却可以凭借经验预报个八九不离十。前两天师傅还有林老大都专门提醒说这次的降雨不会小。我要大家提前多准备一些应用物资也算是预防措施吧。”赵振中看看外边依然乌云密布的天空,有些忧心忡忡。

“小昊,你忘了这个年代是没有什么水利系统可言的,一有连续降水就可能导致洪涝灾害,黄河也可能决口泛滥。加上官府又不顾百姓死活,提前作些准备是应该的。”周恬在一边提醒道,随即又告诉赵振中:“加上夏粮丰收,我们现在储备的粮食足够供应5000人一年用度,吃的方面基本上可以不用担心。也准备好了一些应急药品,就是布匹、棉花还在继续收购中。”

“老姐,我们准备这么多都用来应对这次可能的水灾?”周昊有些奇怪。

“这些物资是我要求储备的,原本准备用来救助今年下半年直奉战争导致的大量难民。没想到现在就可能用上。”叹了口气,赵振中有些郁闷地解释。

“老赵,你去勒索的时候,不是还提醒过刘梦庚提防姓冯的么?难道就不会有丝毫改变?”

“估计作用不大。原本历史上,在直奉第二次战争之前,很多人已经提醒过曹锟和吴佩孚了,可曹锟却根本不相信冯玉祥会背叛自己。”

想到直奉战争之后国内更加混乱的局势,三人都不禁有些怅然。

是 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