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书包 > 食王传 > 第三九一章 尘埃落定

第三九一章 尘埃落定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事情进行到现在的地步,一折再折,拔高一个八度,眼看似乎就要转调了,没曾想又突然的再拔高,然后再转再拔,王况突然嘟哝了一句“阳关三叠”。王况于文上那是平庸之极,但他在后世还有个喜好,那就是喜欢听古曲,十大名曲那是手机和电脑上必存的,无聊就调出来听听,虽然做不到哼出个完整来的地步,但也是能做到一听就接下去了。

“好一个三叠,王县伯这个譬喻恰如其分,正是一叠加一叠,只是这阳关又是何故?”王况声小,但架不住蒲熙亮耳朵灵,竟然被他听了去,王况这才想起来,《阳关三叠》还是太原王家出身的王维所做,被后人谱成曲,这时候这小子还没出来呢,这又何解?不成,绝对不能给自己再戴上个能文的帽子,自己的老本,自己知道。

“哦,是我师父上次去建安的时候吟的一曲,某觉得好听就记得牢了些。”反正画眉和尚已经是决定帮他背黑锅了,虱子多了不怕痒,以后这样的机会还会有的,就再背一次好了。听王况这么一说,蒲熙亮也就没再较真,王县伯的师父,那是多么牛的人的存在,就连孙神仙前些时呆长安的时候,说起王县伯的师父,那也是充满仰慕的,既然是建安县伯的师父所吟,那也是理所当然,可怎么建安县伯就没继承了白眉大德的文采呢,或许,人各有志罢,就如自己,要让自己读书,那还不如让自己下地干活舒服。

毫无疑义的,琉求国主的贺表狠狠的煽了曹老头一个耳光,黄大是应了琉求国主的要求出兵的,这完全符合程序,而且因为建州水军的勇武,使得琉求国主竟然跑到建安定居起来,着实的长了大唐的国威,所以,黄大不仅无过,反而有功,有大功。

事情就这么突然的因为琉求国主的荷表,从高潮一下掉了下来,曹老头当场被削官,念其这些年来教导魏王也是出了不少力的,所以,李世民倒没再追究后面的其他责任,只给曹家一门三代不得录用的惩罚了事。

不要说三代不得录用,人走茶都要凉,何况三代人呢?过了三代,还有谁能记得住你曹家曾经的风光?所以,这个惩罚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不重,但却是釜底抽薪,曹家从此断了许多的路子,除非曹家后代争气,能出个大才子或者说是豪侠之流,否则就将从此没落了。

尘埃落定,李世民心中大是欢喜,一下就给了黄大升到了游击将军,这可是从五品下的官了,黄大经过东瀛一战,岂止是连升三极,这一跳就是十好几级,简直就是开创了大唐以来升官速度的先河,从不入品一下跨过那么多。

这时候是没人出言反对的,黄大这一仗打得,那是功劳明摆在那,二百多人,在东瀛简直是出入如无人之境,又给大唐夺下诺大的一个银矿来,谁要反对也行,那你有本事也去夺个这么大的银矿?几个国公都不反对,还有谁敢?

好,既然黄大都从五品下了,王况作为征东瀛的策划者,不升也说不过去,就这么地,辅国建安县伯变成了辅国建安县侯,正四品上,比起从三品的开国县侯低两级;奉议郎也给升到了朝议大夫,是个正五品下的位置,还是仪同各府司,还是没有说要王况搬到长安来。

王况是有点哭笑不得,好么,前面做那么大功劳,你就吝啬得很,升官是一点一点的升,这到后面,反而升得更快了,难道说升官也是有加速度的么?是不是官升得越高,人脉越丰厚,越往上阻力就越少?真真是叫个厚积薄发啊。

整个上午的朝会,剩下的时间就几乎都围绕着东瀛来进行,反而建东给人落在了脑后去,在时人看来,建东就那么点地,就那么点人,哪能和东瀛相比?更不用说东瀛又有个大银矿。

不过究竟是国与国之间的事情,倒底是吞了东瀛,还是说只是教训教训,这一下就分成了两派,赞成吃下东瀛的理由是,有建东先例在,东瀛既然有一座银矿就难保没有第二座,不若就将东瀛改州的好。反对者的理由也很充分,说的是东瀛于大陆隔海相望,虽然说路途比建东还近,但建东人少,好控制,而东瀛人实在太多,不大好控制,发生个什么大事,朝廷想支援可能都来不及。…。

这是大事,自然不可能一日而决,所幸东瀛已经打下一半,还有一半,如是按今日的捷报看,也是早晚的事,刚打下来的地方,大唐军余威尚在,一两年内都不会有什么问题,所以也是不那么着急。

午前散朝的时候,王况又被留了下来,这会王况留下来是理所当然,谁都能猜到肯定是要问东瀛今后的事情,这也难怪,东瀛那是人家打下来的,怎么处置东瀛,人家更有发言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