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柏林站在哨楼高处,目注前方,血腥而又狂暴的气息扑鼻而来,自己站在哨楼上的感觉就像是在呼啸而来的暴风雨中一叶孤舟那般无助。黑压压的铁甲骑兵如同潮水一般一层层成波次席卷而来,结实的镔铁长矛轮番打击冲撞之下,结实的营栅很快就开始出现了松动的迹象,汉森同盟骑兵们的职业艹守足以令人肃然起敬,即便是从马上跌落下来,骑士们仍然坚持不懈的用手中长矛和铁铲挖掘着营栅,意图最快完成突破。
弓箭手虽然对轻甲骑兵相当有效,但是对于重装骑兵来说显然隔靴搔痒难以起到实质作用,真正能够对重甲骑兵造成伤害的出了营栅和鹿砦外就只有投枪兵了。投枪兵并非高岳人专利,但是一个混成师团配置的投枪兵相当有限,多也不过两三个大队,但是即便这样,运用到恰到好处的投枪兵每一波投掷仍然给蜂拥而上的铁甲骑兵们造成了巨大伤害。只是这种伤害并不足以阻挡住汉森同盟一方凶猛的攻势,舍生忘死的冲锋很快就在第五师团的营寨上撕开了裂缝,而这种裂缝一旦绽裂开来,那便是致命的。
最尖端的堡垒和哨塔很快就在汉森同盟铁甲骑兵的轮番攻击下破损倒塌,这里是第五师团最坚固的所在,但是也是最先被打垮的。多达三千的铁甲骑兵集中力量对这里进行猛攻,第五师团只有两个大队驻守在这里,其中就有一个投枪兵大队,当铁甲骑兵背负着伤亡千人的创口终于将营栅摧毁时,在重甲步兵的掩护下,投枪兵投射完最后一波投枪后开始稳步撤退,借助两翼尚未被冲垮的营栅,第五师团在师团长齐柏林亲临一线的指挥下以不大的代价完成了这次战术撤退,而在撤退之前齐柏林已经安排利用运输车在自己营寨内布置了第二道防御线。
截至目前,苏沃洛夫对于这一场突袭获得的效果可以说很不满意,显然唐军对于这次突袭并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从前期唐军的应对乏力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但是唐军的曰常准备出乎寻常的严密,反应也相当敏捷,很快就组织起了有效的防御体系,虽然在己方强力冲击下获得了多处突破,但是想要迅速扩大战果的意图未能实现。唐军表现出来的坚韧顽强和迅速敏捷与这个地区的印德安人军队完全是两个概念,这也难怪唐人能够如此迅猛的成为印德安地区的老大。
m状的两处尖端都已经被汉森同盟军队突破,双方事实上已经处于全面缠战状态,随后跟进的汉森同盟步兵迅速在两处大型突破口突进,和已经组织起了第二道防御线的唐军步兵展开全面激战,双方在每一个营垒每一处哨塔都展开了空前惨烈的战斗,这个时候骑兵已经退出了主要战场,步兵成为当之无愧的攻守主力。
展伯涛在发现敌人骑兵并未向凹陷处挺进就意识到对手的的狡猾,对方也察觉到了自己布阵方式具有极强的反击能力,汉森同盟选择了优先攻击自己两处犄角的战术,这样一来可以避开两翼向中间夹击的危险。他没有多作犹豫,因为他清楚在敌人的重点关照下,直属师团和第五师团的前锋营肯定很难坚守住敌人的疯狂冲击,而第二道防线甚至第三道防线才会是决定战场胜负的所在。
第二师团迅速分成两部向两翼增援,有了第二师团的增援,展伯涛相信这一场缠战最终会让汉森同盟军认识到唐军的强大,他现在还不准备将第一师团投入,这是他最后的王牌,运用到关键时刻,也许就将决定整个战役的命运。
直属师团的情况和第五师团相差无几,尖端处的要塞式防御固然给了汉森同盟骑兵以沉痛的打击,但是在优势铁甲骑兵的冲击下,这种简易要塞式堡垒并不足以成为决定因素,杜青云甚至比齐柏林更清楚这一点,在利用工事有意杀伤对方有生力量的同时,他也就已经在构筑第二道防线,为第二阶段防御作准备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