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书包 > 重生燕太子丹 > 第六十一章制盐

第六十一章制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春秋战国时期的燕、齐、越三国都有较长的海岸线,但是只有齐国炼制出了盐来,因为齐国沿海富有一种因海而生而含盐量又远高于海水的需藏卤水。

当时齐国制盐的方式被称为淋煎法,除了卤水之外,还用到草木灰。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和碳酸钠,淋煎法的第一步是利用碳酸根离子与卤水中的镁离子钙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镁和碳酸钙沉淀,得到纯度较高的氯化钠(即食盐)溶液。

齐国的盐工一般先在粘土层上挖出一深一浅两个联通的坑,然后在浅坑底部与深坑联通的孔上面铺几层细密的稻草或芦苇,再将其压实作为过滤网,网上撒一层草木灰,接着用收集来的浓卤水淋浇草木灰。

这一过程中,氯化镁和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镁、碳酸钙和氯化钠。而碳酸镁和碳酸钙都不易溶于水,就会形成沉淀。

碳酸镁和碳酸钙沉淀立即析出并被过滤网拦下,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则溶解到卤水中并随卤水流入深坑,成了高浓度(估计甚至可能是过饱和)氯化钠溶液。盐工将深坑中的浓卤水舀出,此后对卤水的处理方式分两种:

一种是将卤水集中到大陶罐里熬煮以促使水分大量蒸发,然后让卤水在陶罐中自然冷却(也可以浸入冷水加快冷却)。随着温度的降低,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迅速减小,陶罐的内壁便会生长出一层厚厚的氯化钠结晶;由于卤水中含有未除尽的氯化镁,同时析出的还有少量带苦味的氯化镁水合物,对食盐的口感略有影响。罐中剩余的液体仍然是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可以掺上一些卤水重新用来淋浇草木灰。

另一种是将卤水倒在宽阔、平底的浅锅中用火煎熬,火候由富有经验的老盐工来控制。没多久,锅底就会析出纯度较高的氯化钠;同时,在加热过程中,水合氯化镁先是水解成碱式氯化镁和氯化氢气体,并脱掉五个水分子。接着,在氯化氢环境中,碱式氯化镁继续分解成为白色无味的氧化镁和氯化氢气体。

这样制出的食盐不易潮解,口感良好,销路广阔。

虽然燕国和越国都有海岸线,却没有卤水。海水中的食盐含量并不算很高,每公斤海水中平均大约含有27克,而食盐的浓度要达到每公斤海水含265克时才会结晶出来,所以燕、越两国制盐工艺的燃料消耗大,效率很低;而且因为缺少齐国盐业淋浇草木灰这道工序,越盐中的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太多,其中的氯化镁极易在潮湿的气候中吸水成为六水合氯化镁晶体,而氯化钙在今天则更是被广泛使用的吸水剂,这两种杂质吸水会导致食盐板结。

所以,燕国和越国虽然也能制盐,却成本高,销路差,无法从制盐中挣钱。

战国七雄中的秦国却不受这个限制,因为秦有丰富的湖盐资源。虽然没有像齐国那么丰富,但是秦国也足以用湖盐来富国强兵。

不过在中国近代,原来的越国一带反而成了最大的盐场,而战国时的那点技术问题也早已解决了。姬丹告诉王俭的制盐方法叫做板晒法,据是清朝一个叫王金邦的舟山人发明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