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书包 > 少爷抗日新传 > 第3章 第25节 升官 定稿

第3章 第25节 升官 定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能跟着小高在这么短时间内升官,部下们个个喜笑言开。

高建昌、老虎和老猴开心的是:军队规模又可扩大了,资本又雄厚了。

襄樊保安旅原来除了旅部直属团2000人、十堰保安团(1300人)和宜城保安团1800人之外,其它各县就只有8个不到300人规模的保安大队了,总兵力号称3个团,约5700人。高建尚离任前在高建昌的提议下还带走了原直属团和大部分的军官约2300人。襄樊保安旅实际上还不到3500人了。

不过独立团于11月又新招了2000多人后已经有3000多人了。

襄樊还另有驻军一个团,国军中央军第2军第312团,也是姐夫的属下。

1931年1月中,高建昌从襄樊的战略位置、历史地位及周边匪情的实际出发,通过堂兄向国防部提出了增加襄樊保安旅人员、编制的申请。这是一篇立足于实际调查数据,战略眼光独到,引用史事得当,完全符合现实情况的战略论文。加上高少爷明白老蒋一直不想各路军阀做大的小算盘,文中也提出了今后有可能向西挺进,扼制川、黔、陕、甘、宁的战略意图。

陈次长这老小子一看这署名又是高老的少公子,赶紧交给侍从室沈主任转交总座。

“这高建昌是哪间军校毕业啊?黄埔好象都没这么个人。”最高当局看了高少爷所写的这篇《申请》后连声叫好,终于忍不住要问一问出身了。能把老蒋的心思及战略意图领会得这么深刻的人倒不少,但是,有这样的军事眼光和政治头脑的将军并不多。

“回校长,高老说他祖上曾出过好多武举人、将军,也许是家传渊源吧。不过上次去参加他的婚礼时,看那些团丁,怕是要比许多正规部队不会差,是个带兵的良才。” 侍从室沈主任也在驶顺风船。

“修德啊,在浙派军官里,你也是当年黄埔一期的高才生了,你说说看,在当前局势下,对这个襄樊保安部队如何安置为好啊?”老蒋也在试探。

“回校长,不坊叫人在对此人再作些调查,只要是对党国忠诚,此人倒是可以重用。如今,对这西面几路军阀,这高旅长说的倒也是个办法。如确实需要,立足鄂西,再派保安部队西进,想必那些地方要员也不会有太多警惕。”

之后,最高当局仍然和戴、陈、张、何等几个再次讨论处过这件事,众人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的军事才能及战略眼光倒是非常肯定。

“雨隆,派人查一查他在北平时以及他现在是否和“**党”有过接触,要是清白,倒可以给点机会给他。”老蒋当然想培养自己浙派的势力,尤其是在鄂军系统中有了这么一支生力军。加上武汉这么个重要城市已在自己掌控之中了,没有任何政治背景及军队关系的人那是最可信的。听小蔓这丫头和她堂姐(第一夫人)讲,高家少爷确实有点能力,还不错。

“辞修啊,年前代我去一趟鄂西,拜访一下高老先生,也顺便去见见这位高旅长,检查一下军务。” 最高当局还真对此事上心了。

又近年关(底)了,高少爷他们几个穿越者又在碰头开小会了,这可是年终总结会啊再。再忙,也得理顺一下工作思路。

带兵8个月,就从一个保安团变成了保安旅,拥有了过万的部队,要是立即投入抗日战场上去,虽然左右不了战局,但是,围歼他小鬼子个把联队那倒是问题不大。

现在的军工才只是一个打基础的时侯,刚起步,明年还得抓紧。

--------------------------------------------------------

看到这么高的点击,本居士很感激你们的支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