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书包 > 一品富贵 > 第四百二十章 飘摇(上)

第四百二十章 飘摇(上)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爹爹,面包将自己吃了下去,会有什么?”福娘缠着宋九问。

腊月京城很冷的,汴水再度冰封,宋九从河洲回来。

若科学地讲,宋九于岐沟关受伤,随后近十天内无数次惨战,虽然他让士兵轮流休息,他本人却不敢大意,每天仅是小眯一会,始终象弓弦在绷紧着,加上心情悲愤,到雄州后才导致的大病。

但御医来诊断,说他到了广南受了严重热毒,再北上辽东受了寒毒,岐沟关受伤,心情不好,以及种种因素,一起发作,于是大病。御医的诊治,对宋九是一个好事,原先宋九去了那么人间绝域所在啊。

然而这个药,宋九不大敢吃了。

不能说中医一无是处,但也不能过于夸大,某些时候它与大师们的符水一样,信,则灵。它是神仙的药水,因此对它充满信心,身体潜意识地自我恢复,那么只要病情不严重,很可能病就好了。但不信,实际它只是一堆沾了灰烬的普遍水,哪里能治好病。

宋九的性质类似。

因此拖了很久。

实际是他心灵受伤,就是不想做事。

宋九想休息啊,赵匡义无奈了,于是暂时加封他为侍中太保。宋九拒受,我犯了错,应免官贬职。赵匡义不同意,怒道:“卿置将士于何地。”

但这一来,实际岐沟关不管是功是过,负面影响也就消失了。

直到腊月,宋九才偶尔去河洲书院。岐沟关一役,也让他意识到辽军的强大。没了西夏。物格学的发展,时间是肯定站在宋朝一边的。但宋九不想等。因此从辽国内部民族因素挖潜力,还要从自己内部挖潜力。

然而女儿的问题,宋九不能回答。

其实宋九不能回答的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打还是不打。宋九肯定认为是打的,可一打,得多少人家家破人亡?这个问题象一个梦魇折磨着宋九,以至这几个月宋九几乎每晚都在做恶梦。

实际这是一个很无厘头的比喻,形容赵普这些文臣之言十分荒诞的。

潘怜儿将福娘拉下,宋九喝了一口热腾腾地茶。道:“真想就这样呆在家中啊。”

话还没有落音呢,两个小黄门匆匆来到宋家,说道:“宋公,陛下急诏宋公进宫议事。”

“我养病……”

“北方又败了。”

“怎么又败了?”

……

岐沟关兵败,赵匡义让张永德知沧州,宋偓知霸州,刘廷让知雄州,赵延溥知贝州,贝州离前线远。忽略不计,主要是前面三个老将。耶律斜轸收拾山后,辽国无暇他顾,潘美撤回宋境。折王两家也撤回。还有阻卜与辽东的烂摊子,不过那两处是疮瘤,虽痛。暂时还不会致命。于是萧燕燕一直呆在幽州。

这与幽州是她少女时代成长的地方无关,原因还是燕云对辽国的位置。

燕云物产放在宋朝也许无所谓。但在辽国人眼中很重要,至少有了燕云物产的补充。那么不管北方有多少灾害,再也不会出现以前史上一死便是近半人畜的惨剧。

宋辽悲哀便是如此,辽国要幽州的物产,宋朝要燕云的门户……

于是萧燕燕呆在幽州处理国政,民政,边防,冤狱,以便让打残的燕云尽快恢复过来。

耶律休哥便提出,可乘宋弱,略地至河为界。就是乘宋朝打败的时候,一举南伐,打到黄河边,用黄河为宋辽的边境……哈哈,这是宋九听到后的笑声,一个骄傲起来的耶律休哥,还值得害怕吗?

萧燕燕当然不会同意。

不要说辽太宗故事了,就是以两国实力,一旦大军南伐,当真能讨得了好?不过后来在史上她差一点也犯了重错。

暂时边境静悄悄,两国各自舔着自己的伤口,这几年王明一直在负责河工,但今年因为财政困难,导致河工都停了,王明呆在三司没有下去。

辽国那边同样也没有好,甚至默视阻卜与辽东的叛乱。

所以这一战势在必行。

辽国必须打上一场,让宋朝乖巧了,那么好用心后方。

战争之前,宋朝做了一次人事调动,让刘廷让担任知雄州,又徙瀛州兵马都部署。这是因为刘廷让是唐末卢龙节度使刘仁恭的曾孙,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田重进撤退时,贺令图留在后方孤军应战,虽败了,潘美都败了,况且是他。因此以其知雄州,同时为先锋将领本州团练使兼护瀛州屯兵。还有一个调动,那就是李继隆,这个要更晚,在辽军入侵后才出为沧州都部署。

不说沧州离未来那场战役有多远,就说沧州本身。

后世沧州与天津靠近海滨,地势平坦,抛弃工业与商业因素不算,也应当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地方。

但现在不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