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书包

繁体版 简体版
必去书包 > 大秦帝国风云 > 2、和平弥足珍贵

2、和平弥足珍贵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赵国都城邯郸,寒风呼啸,王宫内,落光了叶子的柞树和苍翠的古柏,在凄风冷雪中摇曳、发出悲泣的声响,压抑得令人窒息。

赵王迁的登基仪式,已经简朴到极致,除了必须要有的宗庙祭祀、拜祭天地,没有喜庆的歌舞鼓乐、没有豪华盛宴、也没有国都民众巡游,就连国王的冠礼仪式,也没有通知所有的臣子们到场祝贺。

赵国经历的这个冬天,十分难捱。

赵王迁在即位之前,虽然并不被群臣看好,也没有展现出足够的人格魅力和聪慧才能,但他也绝对不是纨绔子弟。少年的轻狂、纵酒行令、斗鸡走马、说唱吟诗等等,这些都是贵族子女的通病,赵王迁也不例外,但也没有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除了军事才能不如赵王嘉,起初也并不是昏庸的君王。赵迁自己也知道:在当前战争随时可能降临的局势下,群臣虽然迫于先王诏命,拥立了自己,恐怕心里很不甘心。先前,赵迁也曾和母亲和幕僚商议,准备放弃王位。但弟弟赵嘉在关键的时候,支持了自己一把,赵迁很是感激。

现在,郭开担任了相国,春平侯担任御史大夫,平都候任上卿,李牧任大司马兼右将军、扈辄为左将军。君臣一心,共度难关。

赵国当前面临的困难主要有:

1、当年气候异常,雨水不足。庄稼长势和收成都不好,粮食产量只有正常年景的一半左右。加上战祸波及,北方的一些粮食产区陷落敌手,民众纷纷迁往国都附近,粮食供应比较困难。秦军封锁切断了赵国与齐国、魏国、韩国等国的联系,想从其他诸侯国买粮运输也不可能了。饥馑难熬,民心、军心不稳。

2、失败的悲观气氛笼罩着赵国,一些国民开始搬迁去往他国,扶老携幼,都是可怜巴巴的妇孺百姓,地方官员也难以阻止或不忍心去阻拦。秦军趁机开放封锁线,放任赵国人口前往魏国、燕国、齐国,以削弱赵国民力。

3、军队的武备,尤其是铁器、铜器、马匹、铠甲、棉衣军服、食盐供应困难,不敷所需。文武大臣们都清楚,就想上党之战后不久,秦军就开始攻击邯郸。这次,秦军试探过以后,来年春暖时节,必然发起新一轮攻击,留给赵国的时间,大概只剩这个冬天了。

赵国相府,郭开忧心如焚,召集诸大臣议事。

郭开:诸位,寒冬已至,春天也不会远了,一场大战迫在眉睫。现在,无论如何,必须首先确保大军的粮草供应,这是当下压倒一切的事情。饥肠辘辘,士兵们还怎么去打仗?

百官的禄米,已经削减了大半。朝官小吏,家中也是减量,旦夕敷衍两食。

老百姓就更不容易!昨日我同春平侯大人去城外乡村里探视,许多百姓也快无米下锅了,民生不靖啊!再要强征军粮,恐不可为之。民心既乱,则国将不存!

秦军封锁我国边境,异国买粮也受阻碍。诸位对此有何良策?且讲来商议。

春平侯:大敌当前,仅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不去争取各国的同情和支持,赵国是撑不下去的。我们要派遣使臣,去游说诸国,以获取必要的援助。

平都候:必须阻止百姓的逃亡,安定人心,对于组织百姓叛逃的主使,应明正典刑!对于秦国敌特的侦查破坏活动,内务府也必须严加查缉。

李牧:军队现在就要行动起来,努力配合民众,打破秦军的封锁线,从国外抢运粮食。

司马尚:在民间也要组织好民团,日夜操练,准备配合军队打仗!

群臣纷纷献计献策、同仇敌忾、义愤填膺。

镜头1:无月的暗夜,清凉江(海河水系河流,流经河北平原东部。发源于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境内,上源称老沙河,以下称清凉江,泊头附近汇入老盐河后称黑龙港,经子牙河入海河)江岸,秦军在营帐中酣睡。放哨的三两个士兵,看四下没有什么动静,就围拢在篝火旁取暖,咒骂着寒冷的天气,掏出酒壶饮酒。河岸干草丛中,几名匍匐前进的赵国壮士,猛然跃起,寒光闪过,那几名秦军士兵瞬间死于非命。赵国士卒穿上秦军的铠甲,将死尸推下河去,乔装改扮后,继续在火堆旁饮酒。

大营里一名将官远远喊道:汝等要小心提防!

河岸上的士兵回应:大人放心吧!野狗也不见一条。

对面河岸上,一队来自齐国方向的民夫,推动满载粮食的独轮小车,迅速通过冰封的河面,潜伏在河堤之下。

又有几名秦军士卒,骂骂咧咧前来换岗,刚走过篝火边,全部被一箭封喉!

一名身穿秦军军服的赵国士卒,迅速潜入秦军军营,摸上木制望楼,将负责瞭望的秦军士兵悄无声息地放倒,然后挥手示意。

一队民夫,推起粮车,咯吱吱碾着冰雪,消逝在夜幕中。

镜头2:太行山蜿蜒曲折的谷地,在当地樵夫的指引下,从韩国运来大批粮食的队伍,趁着山间的浓雾,迂回绕过秦军的封锁,与赵国前来接应的部队汇合。

镜头3:收受赵国重金贿赂的燕国将领,打开关口,运输大量军用物资的商队,被放行进入赵国。

镜头4:赵军将领司马尚,领军攻击防御漳河沿线的秦军,秦军败退。采购自魏国的粮食等物资,得以进入赵国境内。大批秦军追击前来,却为时已晚。

镜头5:化装成送葬队伍的齐国百姓,骗过秦军,用棺木载运食盐进入赵国。

赵**民想尽一切办法,从邻国获取宝贵的粮食。

而附近齐国、魏国、楚国的国君,也纷纷指示臣子们,暗地里要尽量扶持赵国一把,免得赵国轻易被秦国击溃、唇亡齿寒--赵国,成了这些国家的挡箭牌。

关东六国,搞了多少年的合纵抗秦,最后到了这样鼠目寸光、苟且偷生境地,不被秦国逐一消灭,拿还有天理?

赵国的民心逐渐安定下来,军事斗争准备在紧张的气氛中日夜进行着。

秦国咸阳,军事统帅部里。

来自赵国等国的军事情报,正源源不断地汇集而来。

秦王恨恨地敲击着桌案:可恨!就连燕国,都给赵国援助物资。真是气煞我也!

王翦:封锁线太长且薄弱,千疮百孔,易于突破啊!

李斯:那韩国竟然从秦国买粮食,用来援助赵国!臣已经下令,从现在开始,一粒粮食也不准卖给韩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